砂仁为什么要后放 砂仁后下与不后下有什么区别?
我们知道,现在很多人在选择药物时候都会倾向于选择中药,因为只有中药才能够达到标本兼治效果,而且,副作用也比较小,在中药当中砂仁是一味比较常见的药,但是,很多医生在给患者开这种药的时候,都会告诉患者,砂仁一定要后下,那么砂仁为什么要后放?砂仁后下与不后下有什么区别?
砂仁为什么要后放?
中药砂仁“后放”是因为它含有挥发油,煎的时间过久容易被挥发,影响药效。一般最好在其他药物快要煎好时,再将中药砂仁放入,煎5~10分钟即可。
煎药时后放的中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毒中药,一种是芳香性中药,而中药砂仁就属于芳香性中药。中药砂仁中的挥发油是其主要成分,一般是它的气味起主要的治疗作用。挥发油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能随水蒸气挥发,如果煎的时间过久,容易使挥发油大量溢出,导致气味散失,从而使药效降低或完全丧失。因此煎药时中药砂仁通常要后放,最好是在其他药物快要煎好时,再将中药砂仁放入,不宜久煎,5~10分钟即可,有利于充分发挥中药砂仁的药效。
砂仁后下与不后下有什么区别
砂仁含有挥发油,有芳香健脾作用,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并可排除消化道内的积气。若久煮,则有效成分丧失。所以,须“后下”。
经过上面的描述,相信大家对砂仁后下的原因已经十分的了解了。另外,在用药期间一定要多喝水,远离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油腻荤腥食物,饮食最好清淡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