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砂仁的功效与作用,李时珍将其记载入《本草纲目》
北有高丽参,南有春砂仁。春砂仁是我国四大南药之首(原产地广东阳春),是一种亚热带姜科植物,枝叶根茎果均可入药。明朝李时珍为寻圣药,发现了砂仁原产地金花坑,李时珍将其记载入《本草纲目》。
春砂仁浑身上下都是宝,花、果、根、茎、叶皆可入药,咬开一颗,甜、酸、苦、辣、甘五味俱全,瞬间充满口腔、横冲直撞、通气调和,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泄,理气保胎,养胃益肾等功效。
历史典故
在宋朝的时候,在一座小县城里面,有一户人家是靠着贩卖砂仁和肉桂为生,他们家里头有一个三代单传的男孩,刚刚五六岁,长辈都很宠爱他。
有一回这孩子吃鱼的时候,不小心把鱼刺卡在了喉咙里头了,痛的是哇哇大哭!请来的郎中也束手无策。
爷爷在这个时候,突然想起来有一回一个采药的人跟他提起过,说砂仁可以治骨鲠在喉。
于是连忙让仆人去仓库里面取了一些砂仁来,给孙子煮水喝,小孩子喝了砂仁水之后,很快喉咙就不痛了。于是,这砂仁能消鱼刺的说法就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