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仁制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流程
地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味甘,性寒。其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炮制品有生地黄和熟地黄。其中熟地黄由生地黄经过酒炖或蒸制而成,味甘,性微温,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功效,临床应用广泛,属于高配方频度中药之一。然而,熟地黄味甘而腻,易于助湿生满,有碍脾胃之消化吸收,用之常有胃纳欠佳、腹胀、便溏等反应,对脾虚而湿痰盛者尤为不利。古人在加工炮制熟地黄时对“腻滞”的处理极为重视,如《本草蒙筌》云:“夫补血剂,无逾地黄、当归,若服过多,其性缠滞,每于胃气亦有亏尔”;《本草述钩元》引缪仲淳语曰:“凡胸膈多痰,气道不利,升降窒息,药宣通者,汤液中禁用熟地”,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范围。
药汁制是指将药材与一种或几种药物的药汁共制的一种中药炮制方法,是中药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始见于《雷公炮炙论》,其炮制目的及临床作用表现在解毒减毒、引药归经、纠正偏性等方面。其中砂仁制地黄是药汁制炮制法的代表性品种,最早出现于明代,在地黄炮制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清代和现代都有沿用,其目的是借砂仁香燥之性而抑制地黄滋腻之性,以疏地黄之滞,健脾行滞,纳气归肾,有助于发挥其滋阴、益精的功效,如李中梓在《本草通玄》中指出:“熟地性滞,痰多者,恐其腻膈,宜姜汁炒之,以制其滞。更需佐以砂仁、沉香二味,皆纳气归肾,又能疏地黄之滞”;李时珍提出“盖地黄性泥得砂之香而窜,合和五脏冲和之气归缩丹田故也”。但经过对砂仁制地黄炮制方法的文献整理,发现历代典籍及各炮制规范记载的工艺尚不统一且过于宽泛,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要求,这直接影响其临床的准确用药,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提供一种砂仁制地黄的炮制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面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砂仁制地黄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50-60份生地黄,淘洗至无泥沙,加入8-12份砂仁粉,加入25-35份干黄酒,混匀,闷润至黄酒吸尽,置蒸锅内,于100-105℃蒸制5-6h,至内外色黑如漆为度,取出,于55-65℃干燥17-19h,切片,继续干燥9-11h,加入7-9份砂仁粉,拌匀即得;各原料均为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的炮制方法中,于102℃蒸制5.5h。
优选地,所述的炮制方法中,于60℃干燥18h。
优选地,所述的炮制方法中,继续干燥10h。
本发明技术效果:
该炮制方法既有利于蒸制过程中砂仁的香燥之性渗透到地黄内部,抑制地黄滋腻之性,又在炮制的饮片上保留了砂仁的特异香气,增强其抑制地黄滋腻之性,可大规模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
实施例1
一种砂仁制地黄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55份生地黄,淘洗至无泥沙,加入10份砂仁粉,加入30份干黄酒,混匀,闷润至黄酒吸尽,置蒸锅内,于102℃蒸制5.5h,至内外色黑如漆为度,取出,于60℃干燥18h,切片,继续干燥10h,加入8份砂仁粉,拌匀即得;各原料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2
一种砂仁制地黄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50份生地黄,淘洗至无泥沙,加入8-12份砂仁粉,加入25份干黄酒,混匀,闷润至黄酒吸尽,置蒸锅内,于100℃蒸制5h,至内外色黑如漆为度,取出,于55℃干燥17h,切片,继续干燥9h,加入7份砂仁粉,拌匀即得;各原料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3
一种砂仁制地黄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60份生地黄,淘洗至无泥沙,加入12份砂仁粉,加入35份干黄酒,混匀,闷润至黄酒吸尽,置蒸锅内,于105℃蒸制6h,至内外色黑如漆为度,取出,于65℃干燥19h,切片,继续干燥11h,加入9份砂仁粉,拌匀即得;各原料均为重量份。
该炮制方法既有利于蒸制过程中砂仁的香燥之性渗透到地黄内部,抑制地黄滋腻之性,又在炮制的饮片上保留了砂仁的特异香气,增强其抑制地黄滋腻之性,可大规模制备。
技术特征:
1.一种砂仁制地黄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取50-60份生地黄,淘洗至无泥沙,加入8-12份砂仁粉,加入25-35份干黄酒,混匀,闷润至黄酒吸尽,置蒸锅内,于100-105℃蒸制5-6h,至内外色黑如漆为度,取出,于55-65℃干燥17-19h,切片,继续干燥9-11h,加入7-9份砂仁粉,拌匀即得;各原料均为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102℃蒸制5.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60℃干燥1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继续干燥10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仁制地黄的炮制方法,步骤如下:取生地黄,淘洗至无泥沙,加入砂仁粉,加入干黄酒,混匀,闷润至黄酒吸尽,置蒸锅内,于100‑105℃蒸制5‑6h,至内外色黑如漆为度,取出,于55‑65℃干燥17‑19h,切片,继续干燥9‑11h,加入砂仁粉,拌匀即得。该炮制方法既有利于蒸制过程中砂仁的香燥之性渗透到地黄内部,抑制地黄滋腻之性,又在炮制的饮片上保留了砂仁的特异香气,增强其抑制地黄滋腻之性,可大规模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