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砂仁白术养胃汤
我小孩2岁10个月了,前段时间老是吃了饭就想呕,刚开始我没在意,因为我儿子很调皮,他不想吃了就故意做呕吐状,可后来感冒后他呕的很厉害,我有点怕了,就去找医生,他说我小孩胃寒,所以就想呕,让多给他吃些暖胃的东西,他就开了个养胃的食疗方子给我了:春砂仁3-4颗(最好把它用刀拍烂,那样比较出味),炒白术一片(大概一个手指头长的就可以了),新鲜猪俐2两,新鲜瘦肉2两,放在一个碗里,放水(多少可以根据小孩的食量定,都没关系的),然后隔水蒸大概40分钟就行了。拿出来后放少量油,盐就可以喝汤吃肉了,不喜欢吃肉的只喝汤也可以,同样有用。情况严重点的每周蒸2次,平时保健的一周喝1次就可以了。其实这个汤在我们这里日常也会经常蒸来喝,喝多了也没坏处的。我儿子是连着喝了3天后就再也没有呕吐的症状了,所以我想把这个又健康又有效的方法分享给各位妈妈。不喜欢蒸汤的妈妈也可以拿这些材料一起煲汤喝,不过我自己觉得蒸的汤好喝点(自己的口味啊,呵呵)。
忘了提醒一句哦,要用炒白术哦,生白术是固表的,炒白术是健脾的.
春砂仁的功效:
春砂仁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对于湿阻脾胃引起的食欲不振及呕吐泄泻等症,常配合白术、陈皮等同用;对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常配合陈皮、厚朴、木香等同用;对于脾虚气滞,可与党参、白术等同用。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泄泻,多与温中祛寒的干姜、熟附子,陈皮等同用。治胎动不安,常配合白术、苏梗等同用;治妊娠恶阻,可配合半夏、竹茹等同用。
阴虚有热者忌服
【摘录】《中国药典》
白术的功效: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
上面是我家的给小孩养胃健脾的汤,现在也转载些其他的春砂仁养胃汤的做法给大家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下哦:
春砂仁鲫鱼汤
原料:春砂仁末5克,豆蔻1枚打碎制成粉,活鲫鱼500克(毛重),姜、葱、黄酒、味精、烹调油、食盐适量。
制作:将活鲫鱼宰杀后,去鳞及内脏洗净,悬吊沥水。待锅中油热后将鱼煎至微黄,煽葱及姜加清汤
及黄酒、味精、食盐用武水煮沸,然后用中火继续煮至鱼汤呈白色,将春砂仁末、豆蔻粉用纱布包好投入同煮,待鱼肉熟即可。
功效:本品主要营养成分含蛋白质47克,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12克,热1628千焦耳(389千卡)。
砂仁消食开胃,温脾止泻,温胃止呕,行气化湿;豆蔻燥湿健脾,温胃止呕;鲫鱼健脾利湿,滋养脏腑。因此本品具有健脾补虚,行气利水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虚寒气胀,脘腹胀痛,食欲不振,体虚水湿停滞,腹水及水肿等患者。但不宜与芥莱同食,鲫鱼不能与麦门冬同煮。
特点:本汤味极鲜美,芳香诱人。
春砂仁猪扇骨汤
春砂仁猪扇骨汤有着一股香浓的春砂仁气味,进食后顿有益气暖胃的感觉。它具有温胃散寒,调中益气的功效,常服用对健胃、补中、理气十分有效,同时也能辅助治疗胃寒呕吐、妊娠呕吐等症。
〔材料〕春砂仁6克、猪扇骨750克、生姜2~3片。
〔烹制〕用清水把猪扇骨洗净,并用刀背敲打至稍裂开;春砂仁敲开见籽。把猪扇骨和生姜片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约10碗水),先用武火煲沸腾,改用文火煲2个小时,加入春砂仁稍沸腾片刻即可
春砂仁性温味辛,入脾、胃经,功能行气调中,开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妊娠胎动。南宋名医杨士瀛认为它有“和中,行气,止痛,安胎”的功用,《本草蒙荃》说它能“止恶心,却腹痛”;猪扇骨性平味甘,功能补阴益髓,历代医书皆认为服之补骨髓,益虚劳;生姜亦为性温味辛,入肺、胃、脾经,功能发表,散寒,止呕,开痰,《药性论》说它能“止呕吐不下食”,《珍珠囊》认为它能“益脾胃,散风寒”,《本草从新》记载它“开痰,治噎膈反胃”。诸物合用,能行气、理胃、醒脾、益中。